骆驼

没有见过雅典,就是个笨蛋带你走进雅典最著


北京湿疹的医院 http://m.39.net/pf/a_9158974.html

引言

古代希腊并不是欧洲文明惟一的发源地,但是,要说说欧洲文明不得不从古希腊文明说起,因为它对欧洲文明的影响又深又远,而且至今不衰。古代希腊也不是欧洲建筑惟一的发源地,但是,要说说欧洲建筑,也不得不从古希腊建筑说起,因为它对欧洲建筑的影响又深又远,从欧洲又影响到全世界,直到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筑中兴起不大不小的一股风,叫“欧陆风”,这欧陆风的基本语素,是两套“柱式”,就是爱奥尼亚柱式和多立克柱式。柱式,指的是石质梁柱结构各元件和他们的组合的特定做法,从细部直到整体。它们不但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和比例权衡,而且决定了它的风格。这柱式就产生于古希腊,是古希腊建筑留给全世界的最重要的遗产。

▲“欧陆风”建筑

18世纪德国的艺术史家文克尔曼(J.J.Winckelmann,-)在年发表的论文《论模仿希腊绘画和雕刻》里说,“希腊艺术杰作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就典型地体现在爱奥尼亚和多立克两种柱式的建筑里。爱奥尼亚式更多一点女性的柔和华贵,多立克式则更多一点男性的雄健庄严。这两种建筑风格最成熟、最完美的代表是雅典的卫城建筑群。

卫城在雅典的中心,它建在一座石灰岩的小山上。小山是孤立的,最高点海拔.2米,比四周平地高出大约70-80米。它四周陡峭,顶部经过一些人工修筑,形成一个东西长米、南北宽米的台地,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只有西端有不宽的一个斜坡可以上山。公元前一前年间,古希腊史上的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本土上有许多聚落,据险峻的山冈而建,还造了厚厚的城墙,雅典是其中之一。防卫坚固的山冈叫卫城,上面住着氏族的首领、贵族和一部分居民。其余的居民住在山脚下,遇到战争便躲进卫城。大约在迈锡尼文明时期结束之后,雅典卫城上的首领和贵族府邸就搬走了,造起了一座祭祀保护神雅典娜的庙,雅典便是因她而得名的。庙的周围还有些敬拜其他神、半神、英雄、“城邦保卫者”等的设施。古希腊人信奉泛神论,他们有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开放性的神谱。

▲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后来经过几次改建。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商业、手工业和航海业已经很发达,多次政治改革大大提高了商人集团和平民的地位,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为赈济贫民而大兴土木,其中就有雅典卫城上新的雅典娜神庙,石头的,周围一圈柱廊,用了多立克柱式。公元前年,创立了泛雅典娜节,四年举行一次,后来成了全希腊盛大的公共庆典,和奥林匹亚的宙斯、德尔斐的阿波罗等神祇圣地的节庆差不多。这个泛雅典娜节对雅典卫城逐渐建设成全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群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雅典确立了以海上贸易和手工业为基础的自由民民主制度之后,平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大受到激发,从此雅典文化中人文主义因素逐渐增强,为以后的高度繁荣准备了条件。和雅典同时,爱琴海里的一些岛屿和小亚细亚的希腊移民城邦也都转向手工业和海上商贸,建成了自由民民主制度。他们的经济和文化也欣欣向荣。米利都、萨摩斯和以弗所的神祇圣地建筑群汲取了埃及和两河流域的经验,在规模、艺术和设施等方面都领先于整个希腊。

▲古雅典油画

雅典和小亚细亚各城邦民主制度的建立和保卫,对全欧洲的历史都是一件大事。公元前年,波斯占领并毁灭了小亚细亚许多城邦,然后渡海西征。希腊各城邦团结起来抵抗波斯的侵略。对雅典人来说,要保卫的不仅仅是自由和海上贸易的利益,而且是保卫自己的民主制度。因此他们在战争中比伯罗奔尼撒那些贵族寡头统治下的城邦更加坚决,承受了最壮烈的牺牲,当然成了希腊城邦的盟主。公元前年,希腊人最后战胜波斯。

波希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的希腊城邦,它们的经济和文化迅速恢复,更加繁荣。此后,希腊各城邦之间的交往比过去密切多了,文化趋向融合,逐渐产生了统一的希腊国家的意识。雅典利用战争中赢得的领袖地位,在伯里克利(Pericles,公元前-前在位)领导下实行上邦政策,在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的前半成为希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平民为骨干的海军在战争中立了大功,战后又成了控制海上贸易的主力,因此平民的政治权力进一步扩大,雅典的自由民民主制度越发完善,文化中人文主义、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因素高昂发展。以雅典为主要代表,希腊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也便是所谓的“古典时期”。

▲希腊的两位领袖:歌果和伯利克里

雅典卫城建筑群就是雅典这个黄金般的古典时期的纪念碑,它的全面繁荣昌盛的见证。卫城建筑群是城邦的象征,公元前年,波斯大军一度攻占雅典城,彻底摧毁了卫城上的全部建筑。驱逐了侵略者之后,雅典人立即着手把它恢复,在胜利的豪气与欢乐鼓励之下,他们当然要把卫城建筑群造得比原来的更宏伟壮丽。公元前年着手恢复雅典娜神庙。后来,主要的工程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完成。伯里克利任命大雕刻家菲狄亚斯(Phidias)主持卫城的建设,建筑师是伊克提诺(Iktino)和卡里克拉特(Callicrat).他们的任务是重新建设卫城,而不是恢复。

除了称为帕提农(Parthenon)的雅典娜神庙之外,卫城上的大型建筑物还有山门、胜利神庙和叫做厄瑞克忒翁(Erechtheun)的供奉几位神祇的庙。起意最早的是建造胜利神庙,公元前年就由卡里克拉特做了一个模型,不过正式动工比较晚。庆祝胜利,庆祝关系到整个希腊国家生死存亡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这是雅典卫城建筑群的第一个主题。伯里克利给予卫城建筑群的第二个主题是歌颂和装饰雅典,以加强雅典的上邦地位。他有意把雅典建设得与它作为全希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配称,要压过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各城邦曾经有过的辉煌。他力争把雅典保护神雅典娜奉为全希腊的大神,所以不但要强化泛雅典娜节,更要使雅典娜圣地的壮丽胜过其他有全希腊意义的神祇圣地,如奥林匹亚、德尔斐、萨摩斯、埃庇道鲁斯等。

▲聚集在雅典娜神庙前的人们

伯里克利建设雅典的第三个目的是繁荣经济。雅典欣欣向荣的建设能吸引全希腊的人来朝圣和参加狂欢节,雅典的店主、作坊主和工匠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收入。土木工程也能给各行各业的工匠以充分的就业机会。古罗马传记作家普卢塔克(Plutarchos,约46一约)在伯里克利的传记里写道:进行浩大的卫城工程,“他的愿望和想法是自由民劳动者······应该分享一点公款,然而又不能让他们不劳而获,因此他才大兴土木”。在工程中,他规定使用奴隶的总数不得超过40%。

大规模的建设也把全希腊的才俊之士吸引到了雅典。早在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波斯人入侵小亚细亚的时候,那里富庶发达的城邦里的哲学家、戏剧家、艺术家、诗人纷纷逃来雅典。后来伯里克利当政时更有意网罗他们。他们带来了水平很高的文化成就,雅典方得以突破城邦政体的地域局限,把全希腊的文化荟萃于一堂,相互激发,达到光辉灿烂的新高度,而先进的人文主义文化因素占了主导地位。雅典卫城就是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文化和伯罗奔尼撒与意大利、西西里的多立克文化交融的杰作。

▲入侵小亚细亚

公民的胜利繁荣的前提是伯里克利的政治改革建立了古代世界最制客的自当民民主制度。当时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道:“当雅典人在独裁考视治下的时候,他们在战争中并不比任何邻人强大,可是一旦摆脱了的裁者的桎梏,他们就远远超过了邻人。这表明,当他们受着奴役的待遇,就好像为主人做工的人们那样,宁愿做一个胆小鬼,但他们被解放之后,每一个人就都尽心竭力为自己做事情了。”(见《历史》,第5卷,第78节)写到雅典卫城,普卢塔克说:“大厦巍然耸立,宏伟卓越,轮廓秀丽,无与伦比,因为匠师各尽其技,各逞其能,彼此竞赛,不甘落后。”

雅典这个本来并不起眼的小城,被一批雄伟的建筑物装点起来。普卢塔克说:“伯里克利时代的建筑物在短短的时间建成,经过悠久的岁月仍不失其价值,因此更值得赞美。每一座建筑物都是如此地美,使人觉得它们从太古时代就屹立在这儿,但它们却充满着生命的欢欣,直至今日,仍有青春气息,像是刚刚出自斧凿。”后人有一句话说:“假如你没有见过雅典,你是一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欣喜若狂,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离开雅典,你就是一匹骆驼!”

▲雅典卫城远景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为建设和美化雅典花了大约塔兰同的钱,这些钱大部来自提洛同盟的海军经费。而同盟每年的税款只有塔兰同。有些雅典人,特别是反对民主制度的贵族派,指责这样的挥霍浪费。将要在公民大会上投票表决之前,伯里克利说:“这些建筑的费用不要列在你们的账上,归我个人支付好了,竣工之后,刻上我的名字。听他这么一说,不知是被他的伟大精神感动,还是为了在伟大的工程上分享光荣,人们都一齐高喊:让他随意花钱吧······不必节省费用了。”

结语

(见普卢塔克《伯里克利传》)伯里克利虽然没有在建筑物上刻下他的名字,但历史刻下了,把他的名字永远和雅典的建设、和卫城上无与伦比的壮美建筑群联结在一起。同时还有菲狄亚斯、伊克提诺和卡里克拉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jj/112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