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没想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竟然有两副面孔


北京看皮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9473063.html

提起这所高校的名字,瞬间有一股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上一秒还在教室读书的学生,下一秒就要在广袤的黄土地上挥汗如雨。

有人被他“西北农民专科学校”的绰号吓退了脚步,也有人为他的魅力深深折服,说出“若有第二次选择,还选你西农”。

有人用“朴素”二字概括出他的全部,也有人为他填词作曲,表达爱慕。

不管哪个方面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似乎都有着“两副面孔”!

杨凌:西北城虽小,厚泽被九州

如果将城市的科技动力以其所赋能的土地面积标注在地图上的话,你会看到西北地区这座异军突起的小城——杨凌。它面积不大,不过多平方公里;名气不响,与西安不可同日而语。杨凌小小不言,却是名副其实的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四时流转,光阴的表盘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进与杨凌同心合意的第86年。西部地区第一农业高等学府,诞生并成长于古老的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凝聚着先人的期盼;用科技为传承千年的文明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农业硅谷”的诞生更像是历史的预言。

城市虽小,泽被八方。多少智慧与科技从西农发散,从杨凌发散,似游龙般在地图上划出骄人的足迹,为九州内外带去丰收与祥瑞。

年4月14日航拍的陕西杨凌中哈苹果

自年开始,西农在全国建立了超过26个实验示范站和45个示范基地。年以来,杨凌成为中国面向“一带一路”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西农先后在中亚地区建立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国的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生长于广袤的异域国土。沿着“一带一路”,西农智慧熠熠生辉,“杨凌符号”越写越深,因地制宜的粮食增产“中国方案”形成并影响着世界。

学府:学科全且优,农林拔头筹

西农是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工程”“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综合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特色学科实力一流。

农业科学居US.NEWS学科排名全球第30位。农业科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8个学科进入ESI前1%。13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农学学科居全球第5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居全球第13位,水资源工程居全球第24位,兽医学居全球51-75位,生物工程居全球76-位。

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今年还新增了茶学专业,看来西农要把中外饮食包圆了。

东南窑植物病理试验站

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科学延伸到更高更大的平台。

学校大师云集,拥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配备导师,转专业限制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机会多,学校与世界所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国际交流和出国深造机会丰富。

挑战:昔日黄土塬,今现翠茵丘

谁能想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有一天也会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

仿佛逆天改命般的情节,就真真实实发生在西北这片土地上。数十年间,交通从骆驼换成汽车,干粮从杂粮换成精粮,一代代西农学者从未停止过对黄土高原的探索。

朱显谟院士举家从南京迁至陕西,扎根黄土高原,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至今被奉为圭臬;山仑院士开辟了旱地农业研究的生理生态领域,提出“黄土丘陵区作物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对降水未能充分利用”等观点。此外还有李玉山和唐克丽研究员,邵明安院士,程积民教授……

朱显谟院士

他们的苦心耕耘彻底改善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干旱和水土流失不复存在。年前,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仅为31.6%,年已达63.6%,整整翻了一倍。陕西境内,黄土高原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公里。

每年春耕过去,八百里秦川就会如期迎来浩瀚如茵。

初心:一粟轻如尘,使命千钧重

还有一群人迈着铿锵步履,在贫瘠的黄土地上生生踏出一条从饥饿贫穷通向富足自强的道路。他们朴素的初心,不过是“让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装自己的粮食!”

赵洪璋院士

赵洪璋院士主持选育的“碧蚂1号”,被毛主席赞誉为“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李振声院士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宁锟研究员主持选育了10多个小麦新品种,曾获农业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辉教授主持选育了11个小麦新品种,累计社会增效近百亿元;吉万全教授将小麦与稀有野草杂交,培育出7个新品种平均年产量能达到0斤至斤……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4次出自西农的当家品种;陕西省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全部是西农的种子。

他们的名字从未登过热搜,故事并非人人皆知,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他们共同打造了一面属于西农的功勋章。

今年的新增专业里还有全国第一个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学校将着力发展食物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研究,满足新时代国家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健康中国”宏伟蓝图的实现贡献“西农智慧”。

教师:科研孜以求,庖厨不落后

西农在小麦基因组学、小麦条锈病致病机理、反刍动物遗传进化、表皮干细胞、角膜缘干细胞、易霉病致病机理、朊病毒等领域的研究均达到世界前列,其间,灿若星辰的学者功不可没。

李振歧院士和康振生院士扎根“东南窑”接续奋斗,致力于小麦条锈病致病机理及防控研究,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使“一孔窑洞走出两院士”的美谈流传至今。

年8月,宋卫宁教授团队作为国内独家参与国际小麦基因组测序联盟单位,完成的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研究成果在Science发表,被学界称为征服了小麦遗传密码的“珠穆朗玛峰”,年被评为“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年1月,许晓东课题组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被称为“可入教科书级”的科研成果,填补了一项重大国际研究空白,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新的曙光,该成果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

年6月,姜雨教授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反刍动物角发生发育和鹿茸快速再生的遗传基础》论文,为反刍动物角具有单一的进化起源和发生发育机制提供了证据。

不仅是科研界大牛,西农教授足以称霸美食界。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获国家奖且推广面积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冠”,到赵政阳教授团队选育成功、曾登上人民大会堂的“瑞阳”“瑞雪”,马锋旺教授团队的“秦脆”“秦蜜”,西农助力黄土高原成为全球公认、世界最大的优质苹果产区。

柯桂兰团队的“秦白”系列大白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陈勤团队的彩色马铃薯,获得国家认证;王鸣团队的“西农8号”西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代表我国现代家畜育种水平的秦川牛新品系、西农莎能奶山羊等畜牧良种……

而最终,这些成果在西农食堂相遇了……

一盘看似平平无奇的土豆烧牛肉,却都是深藏不露的科研“主角”!

作为一名合格的西农学子,通过神秘数字破译食堂菜单不在话下:“”大馒头、紫玫瑰2号土豆……

学子:武能入田舍,文堪登高楼

在西农,你可以说一个人懒或者散漫,但绝不能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因为每个西农人,都与农业生产有段故事。

种小麦、种黄豆、种玉米、收小麦、收玉米、拔麦穗、剥麦粒、拔草,亦或推架子车、开拖拉机、喷农药、施化肥……

副校长钱永华看望“三夏”生产实习学生

参加过“三夏”农训的西农学子傲娇地表示:谁还不是个斜杠青年了!

说到这里,你大概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这样的形象——

或者这样的问题——

每当此时,西农学子就会陷入语言表达上的绝望……

事实上,技能满点的西农学霸所占比例也相当高。全校每年平均45%以上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部分专业达到70%以上。本科毕业生每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比例近20%。年,全校共有名学生保送研究生,95%以上进入“双一流”高校,录取到清华大学15人、北京大学18人、浙江大学28人、上海交通大学21人、中国科学院大学46人。

分别直博清华北大的娄宇飞、杨世帆学霸

在世界强和中国强企业中,也分布着可观的“西农势力”,每年有约50%的就业毕业生签约进入。

届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国强企

校园:绿水青山间,田园亦宇黉

西农校园有多大?曾有人答:大到可以同时容纳两种天气,北校飘雪,南校下雨。

在这里,自行车是标配,听说绕校区一圈至少以小时起步。

作为众所周知的“杨凌生态公园”,校园四季分明,景色宜人,80余种鸟类曾筑巢嬉戏林间,走运的话,你还能目睹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腹锦鸡的身影。

比校园更大的,是林地和试验田。林地.22亩,试验用地.94亩。在这里,上课从不局限于教室,田间地头、经济树木园,都是课堂所在。

学校还拥有国内最大的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博览园,被列入国家4A级景区。

听过那句“不想做健身房的浴室不是好咖啡厅”吗?这是对传说中的西农学生浴室的真实写照,单人单间,配备健身区、吹风机,还能喝咖啡;十大食堂味美价优,其中带电梯钢琴的网红餐厅引人驻足;宿舍空调、暖气一应俱全。

硬件设施已然十分优秀,学校仍坚持每年投入2亿元,用于教学基本条件改善与建设。这样厚重的宠爱,西农学子独一份!

最诗意的生活,莫过于选一个傍晚,拎着两瓶葡萄酒课的“作业”,带上一些焙烤课的“作业”,在校园内闲庭信步,抬头看看不远处的试验田里,刚施了肥的麦苗茁壮成长。

未来:肇基于传统,智能尽无穷

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西农始终不忘关切人民生计,拯救百姓于饥饿与贫穷的初心。

20世纪30年代,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西北灾荒连年,哀鸿遍野。一批有识之士极力主张“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兴学兴农”,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高等农业学府——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西北农业大学,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年,国家将地处杨凌的七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创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新纪元。

民为国本,食为民天。西农在不同的时代诠释着“教民稼穑”的不同意义。

农业是传统产业,在很多人眼中早已失去了活力。然而未来农业并非如此。资料表明,农业创业是未来行业中呈现爆发式机会,农业的投资机会是产业里面机会最多的……

近年来,各大知名企业纷纷瞄准时机,进军农业领域:

网易早在年宣布养猪计划;阿里巴巴年推出“阿里云”农业大脑,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结合;京东宣布利用人工智能进军养猪业,自建1万多平米植物工厂;华为建立“沃土云”平台,目标是解决全球饥荒问题;碧桂园、恒大等企业进军现代农业,探索高新农业技术研究和应用。

各高校也不例外,先后成立农学院,开展农业研究:

年12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正式成立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年2月,河海大学成立农业与工程学院年5月,南京大学成立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年7月,郑州大学成立农学院年8月,中山大学成立农学院

目前,西农已与Google、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慧科教育科技集团以及陕西果业集团等53家公司,开展产学合作;联合成立京东数字农业西北研究院,共同推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数字农业发展;今年又新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如果有一天,未来农业惊现苗头的话,西农定然不会缺席!

文章信息、图片皆源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ly/112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