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骆驼祥子勤劳如骆驼,却富不起来原来是


民国时期,北平的喧嚣街头,一辆破旧的人力车,穿梭在尘土飞扬的大街上。祥子的梦想,如同他脚下的路,颠簸而漫长,充满了无尽的艰辛与挑战。

在这个故事里,祥子经历了攒钱买车的喜悦,失去人力车的悲伤,娶蛮横富家女的无奈,旁观年迈同行晕倒的悲凉,目睹富家老婆离世的麻木,还有得知心爱女子自缢后的心酸……

经历这些后,祥子从老实、自尊、吃苦耐劳的精神小伙,逐步堕落为潦倒、耍滑、玩世不恭的油腻大叔。

不过,祥子的坎坷命运,不能完全归结于旧社会的黑暗,主要还是源于他格局的狭隘。

1侥幸心理,因小失大

来自农村的小伙祥子,由于父母双亡,便来到北平闯天下。

祥子高大壮实,选择拉人力车作为谋生的职业。

他吃苦耐劳、省吃俭用,攒了三年血汗钱,买了一辆崭新的洋车。

不过,他并没有稳步向前。

半年后,有位客人出高价,让他出城拉车。

当时,正值军阀混战,祥子知道出城是有风险的。

可是,出于侥幸心理,祥子认为别人也有顺利回来的,便赌了一把。

平常3毛的车费涨到2元,祥子心动后便行动,出城、拿钱都很顺利。

可巧不巧,回来时遇到了士兵。祥子的洋车被征用,自己也被拉去当了壮丁。

为了那2元钱的车费,却损失了块大洋买的车,祥子因小失大。

可是,祥子只知抱怨自己不走运,却不懂反思自己的过错。

既然有风险,就要做最坏的打算,接受最坏的结果。

显然,祥子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他为了点蝇头小利,把车弄丢了,就等于把赖以谋生的饭碗都给丢了。

短视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往往为了一棵树,失去整片的森林。

古今中外,占便宜吃大亏的例子不少见,就连国王也不能例外。

古时候,有个贪婪的国王,他总是渴望积累更多的财富。

神明为了满足他的愿望,赋予了他一种特殊的能力——点金术。这就意味着,国王的手触碰到的任何东西,都会立即变成金子。

起初,国王欣喜若狂,但之后他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头。

不仅食物变成了金子,让他无饭可吃就连宝贝女儿也变成一尊金像,失去了生命。

最终,国王为自己的贪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战国策》里有言:"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意思是,智者能够在事情尚未发生前,预见其发展,而愚者则在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其严重性。

孔子的"欲速则不达",也告诉我们,过于急功近利反而达不到目的,应该稳重行事,注重长远发展。

2顽固不化,执迷不悟

由于祥子的莽撞行事,辛苦攒钱买的车打了水漂。

趁军营混乱之际,祥子逃了出来,还顺手牵了3匹骆驼。

骆驼,也正是祥子外号的由来。

祥子回来后,把骆驼卖了30块钱,可是离买车还差得很远。

有几个人,给祥子出了主意:

车厂厂长刘四爷说:“缺多少钱?我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

很好的机会,祥子没答应。

气得刘四爷直抱怨:“跟车铺打印子,还不如给我一分利呢!”

也就是说,刘四爷借钱给祥子是一分利,而打印子(分期买车)是二分利。

这么掰开揉碎地算,祥子还是摇头。

主顾方太太劝他储蓄赚息,“一块钱就可以立折子,你怎么不立一个呢?”

曹家帮佣高妈劝他,小型高利dai或者小型集资,给急用钱的人,也能赚息。

祥子固执得一概不听,他还是觉得,钱攥在手里才算踏实。

可这钱攥在手里,没有利息也就罢了,真的安全吗?

结果,这30块大洋,还是被孙侦探骗了去。祥子身无一文,又回到了原点。

祥子如此固执,即使有人提供了理财的建议,他也不愿意听从,哪怕刘四爷给他详细分析了利弊和收益的多少。

成语“兼听则明”,就是说听取多方面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判断。

初来乍到的祥子,社会经验欠缺。有一些热心的长辈给他建议,是非常幸运的。

但是,祥子拒绝了大家的好意,也就把心门关上了,只能在自己的狭窄思维里打转。

历史上,项羽是一位固执自大的军事家。在楚汉战争中,他坚持采取了分兵攻打咸阳的策略。

尽管,将领建议项羽采取不同的战略,但他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决定,最终导致了惨败,以自刎收场。

《习惯论》里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学会抬头看路。做好观察和规划,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和失败。

3精于算计,患得患失

比起生活上的挫折,感情上的算计,更加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算计,祥子错失了两个喜欢她的女人。

前边讲到车厂厂长刘四爷,他有个女儿名叫虎妞。

虎妞虽然有些霸道泼辣,但还算是善良勇敢、直爽独立。

祥子不喜欢虎妞的长相,但由于虎妞喜欢他,还假扮怀孕要嫁给他。

祥子原本是不同意的,不过由于车和钱都丢了,也就顺从了虎妞的意愿。

婚后,虎妞给祥子买了辆新车。祥子生病了,虎妞又是请大夫又是照顾他,还把车租出去赚份子钱。

虎妞难产时,祥子嫌医药费太贵,舍不得卖车看病,眼睁睁看着虎妞闭了眼。

可是虎妞死了,还是得办丧事,祥子不得不把车卖了。简直是“活鱼摔死了卖”。

第二个女人是小福子,她是贫苦出身,人也漂亮贤惠。

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有意和祥子一起生活。

正好祥子也喜欢小福子,但挡在他们中间的,还有一道障碍。

这道障碍,就是小福子好酒的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

祥子本来也是一贫如洗,更怕这家人会拖累自己。

所以,他并没有答应小福子,只是说“等着我混好了,我一定来。”

他不明白“有人就有一切”。

如果他当初卖车救了虎妞,两个人还可以继续互相扶持着生活。

如果他答应了小福子,虽然开始会苦些,但生活总还有盼头。

可最后,小福子等不到祥子,在屈辱之下丧失了希望,上吊而亡。

祥子斤斤计较、精于算计、逃避责任,这也注定了他感情上的悲剧。

而与此相反的例子,则比比皆是。

莫言小时候家境贫困,难得吃到饺子。

一次中秋节,家中包了饺子,一位乞讨的老者来到门前。

莫言本想赶走老者,但母亲却给了他一碗饺子。

母亲解释,即使自己家也难得吃饺子,但若不帮助老者,他可能一整天都吃不到东西。

母亲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深深影响了莫言。母亲的言传身教,也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让他养成了许多优良的品质,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作家。

“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用爱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回之以爱;付出你的福报,也会收获福报。

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只会失去更多。

写在最后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虽然是为了批判旧社会的黑暗,但在这个世界上,从未存在过一个完美无瑕的社会。每一种文明的程中,都伴随着光明与阴影的交织;每个社会,也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不公。

吃苦耐劳如骆驼,可祥子为什么却富不起来呢?

社会的不公是外因,而目光短浅、固执己见、斤斤计较等思维局限,则是个人悲剧的内因。

外因只起辅助左右,内因才起决定作用。

对于个人层面,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才能逐渐拓展进步的空间。

以祥子的故事为鉴,努力成为一个既能吃苦耐劳,又能抬头看路的智者!

¥10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红岩初中生七年级下册必读课外书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七年级必读正京东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49.8购买#三分钟讲知识##骆驼祥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ms/119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