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李白的一生,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常常在游


李白没怎么当过官,钱从哪里来?

你若读懂下面四句话,你就明白了李白的钱从何而来:

第一句:家族富裕吃个饱。

第二句:硬饭不如软饭香。

第三句:朋友多了路好走。

第四句:奉旨写文好收入。

1、李白是个富二代

(1)神秘的家世

李白姓李,这不是废话,这说明了他有一个“皇”姓。有一个皇姓,家里还很有钱,你是否还会觉得他是寻常人家的孩子?

李白的身世,充满着神秘。这“神秘”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了。

关于李白的出生地,观点颇多,最主流的说法是李白出生在碎叶城(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这个观点是历史学家陈寅恪、郭沫若等人认可的。

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是,李白出生在四川江油青莲镇。

是否出生在西域,我们暂且不纠缠于此,但可以肯定这么两件事:一是,李白年少之时,长期生活在四川江油青莲镇;二是,李白祖籍是甘肃陇西成纪(天水)。

陇西是李渊的父亲李、祖父李虎封爵的地方。

从李白的诗文中,特别是一篇《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能得到一个模模糊糊的答案:李白的祖先,也是李渊的族人。

既然是如日中天的李家人,为何跑到吉尔吉斯斯坦去了?这很蹊跷。

于是,有人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断李白是玄武门之变被诛杀的太子李建成的后人。

这个推断很大胆,但逻辑上严丝合缝,除了缺少实实在在的证据,一切像真的一样。

到现在为止,李白家世的具体情况还不能完全确定。

(2)李白家很有钱

李白家族有什么具体来历,没人能说得清楚。但李白家有钱,那是肉眼可见。

李白上学,请的是名师。李白练剑,请的是天下第一剑客裴旻。

在那个年代,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裴旻的剑术并称为“大唐三绝”。

能请来天下第一剑客教李白练剑,这不是一般人家所能做到的。

18岁开始,李白开始游历四川境内的山川。钱,自然是家里给的。

24岁,李白跑得更远了,远处的重庆等地,成了游历的地方。钱,还是家里给的。

25岁,李白准备出蜀,计划东去。就此,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这远游的钱,自然还是家里给的。

还没挣钱,花去的钱却是大把大把的,如果不是个富二代,显然无法潇洒不羁地到处闲逛。

那时候,金融系统不发达,不能异地取款,否则,李白的一生,连一点生活的罪都不会受的。

这就是李白为何游山玩水,不会为金钱发愁的重要原因之一。

2、李白的两任妻子,都是前宰相的孙女

(1)第一位妻子:许氏

李白从家里出来闯荡,见识了世面,认识了不少朋友,诗文也是广为传颂。

眨眼之间,三年已过,已经27岁了,这是绝对的大龄青年了。

其实,无论在哪个年代,只要你有才华,大龄绝不是一个大问题。

在湖北安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在李白27岁时嫁给了他。这其中有着孟浩然等人的牵线。

许家是安陆大户,宰相家的底蕴那自然是非常深厚的,钱财自然是不少的。如此,李白端起了第一碗“软饭”。这软饭真香。

没有功名,长久下去也不是个事。

70年,在老丈人的介绍下,李白前往长安寻求金灿灿的仕途大道。很遗憾,没有成功,在长安的有一段日子过得非常不易,曾经和市井混混在一起,不为其他,只为吃饱喝足。这一点,杜甫显然比不了。

这一次来长安,李白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贺知章、玉真公主等贵人(这个有争议,有人说是李白第二次入长安认识的这两人,也有人说是李白第一次入长安认识的,破晓君倾向于第一次入长安认识的)。

第一次入长安,李白也碰到了小人张垍,这是李白老丈人好友宰相张说的儿子。张说那年死了,张垍作为玄宗的女婿,没有对李白进行任何推荐,要不然,李白的前途会更加光明。(张垍在安史之乱投靠了叛军)

离四川老家远,又没当官,那些年,李白全靠妻子许氏家撑着他的生活,这样说吧,当时的李白,就是一个赘婿。

这个赘婿当了整整10年,公元77年,因为老丈人病逝,大舅哥小舅子都在争家产,老婆许氏生了小儿子后得了产后风,不久后也去世了。

因此,李白带着一双儿女去山东投奔六叔。

过了几年,李白发达了,因为二入长安,而且成了唐玄宗的御用诗人,日子过得相当不一般。

之后的日子里,李白和一个刘氏同居过,也和另一个山东女子生活过,算是感情和婚姻的过渡阶段。

(2)第二为妻子:宗氏

李白简直就是“宰相孙女收割机”。

公元年,李白已经50岁了,仍然没有名正言顺地“再娶”。

就在这一年,李白认识了一个人,他叫宗璟,此人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子。虽然,此时的宗家已经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李白在宗璟的牵线搭桥下,娶了宗氏,这是宗璟的亲妹妹。

于是,李白的幸福生活又开始了。

但是,三年多之后,祸国殃民的安史之乱开始了,李白一家人一路南逃避难。

严格一点说,娶了宗氏,算不上吃软饭,此时,李白早已经名满天下,到哪里都不会缺一口吃的,而宗家也完全不能和曾经的许家相提并论。

但是,娶了此女子,对李白的声名有帮助,对人脉有帮助,如果不是安史之乱的发生,他们的幸福日子可以很久很久.....

、李白的朋友圈

一个人要获得小成功,努力就好。

一个人想要有大成就,必须要有高档次的“朋友圈”。

李白的朋友圈,让李白的生活能够过得滋润,不至于捉襟见肘。

(1)诗人朋友

李白的诗人朋友不少,名气最大的当属杜甫,还有高适、孟浩然、王昌龄、孔巢父、崔成甫等人。

和这些诗人的交流,能促进文学修养,同时,这些诗人中像杜甫般穷困的还是少数,这些朋友其他帮不了,一起吃饭喝酒的应酬费用,基本都能支付的,何况,王昌龄、汪伦等人都当了小官。

(2)官员朋友

说起官员朋友,李白认识的还真不少,比如贺知章,比如郭子仪等。

这些人的能量很大的,李白在天宝前三年受唐玄宗重视,就是贺知章起了很大作用。

当然,李白一生都想出人头地,想当一个大官,但一直未能如意,这成了李白一生的遗憾。

()亲戚圈

李白的家世自不必说,那是妥妥的富家子弟,而他的族叔李阳冰,还有几个堂叔、叔叔等,都是做官的,甭说官大不大,让李白吃饱喝好还是问题不大的,只要李白张口就好。

李白时候,身边就有李阳冰,后来,李阳冰还为李白作《草堂集序》。

除了家族这边的,还有两任妻子后面的人脉圈,许氏、宗氏都是前宰相的孙女,背后的底蕴和人脉圈可想而知,特别是许氏一族,在湖北那是赫赫有名。

(4)武人圈

李白剑术不错,否则也写不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诗句。

那些年,金融结算体系并不发达,否则,李白不会遇到一点落魄的。在第一次去长安的时候,李白没钱了,很落魄,仗着一身武艺和长安的“社会大哥”们混在一起,那感觉也是很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这样的李白,哪能饿着?

总而言之,我们看李白的各种人脉圈,是饿不着李白的,他的人脉圈是当时文人中的“顶级人脉圈”,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城市,几乎都有人接待。

辉煌之时,各地官员听闻李白前来,宴请那是常有的事情。

4、奉旨写诗,三年挣了不少钱

文人的最高待遇是什么?被天子欣赏和喜欢,让其奉旨写文。

李白做到了“奉旨写诗”,被唐玄宗和杨贵妃欣赏,而玉真公主(唐玄宗妹妹)也是李白的贵人一个,极其欣赏李白。

公元--年,这是天宝初期的前三年,也是李白最辉煌的时候,是他人生的巅峰,他得到了唐玄宗不少的赏赐。

如果不是李白爱喝酒误了事,如果不是得罪了高力士、杨国忠等一众小人,李白这个御用诗人还会继续辉煌的。

就算是李白要离开了,唐玄宗也是赐了一大笔钱,算是送别费。

从这点上来说,唐玄宗这老汉对李白还算不错。

要不是李白花钱大手大脚,皇帝赏赐的这些钱,就够李白安然度余生了。

可惜,可叹!李白终究厌倦了枯燥的御用文人生活,放不下那让他飘飘欲仙的杯中之物。

但是,如果李白安安稳稳做御用文人,滴酒不沾,那他还是那个诗仙李太白吗?

回到开头,李白没当过几天官,也没啥正经职业,他的钱从哪里来?

一是,家里本来就有钱;二是娶过两任前宰相的孙女;三是朋友圈很强大;四是,李白曾经奉旨写诗三年。

参考资料:《旧唐书》

《四川历史名人丛书.传记系列:李白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xw/1171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