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祥子形象分析附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https://m.39.net/cm/a_e2orklf.html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03祥子其人

一、人物总评

祥子是一个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是全书的灵魂人物。

他个性鲜明,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

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

祥子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被旧社会摧残压迫,他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

祥子的悲惨生活深深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描绘了在当时军阀混战的黑暗背景下,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二、外貌变化

1、刚进城:身体健壮,高大,年轻,有力气,自信、自爱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祥子的身体素质超好,有拉车的天赋,像上文所说的有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他有力气,年纪又轻”,他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坚信自己未来可以过得很好。

2、虎妞死后

他的脸臌满起来一些,可是不像原先那么红扑扑的了;脸色发黄,不显得足壮,也并不透出瘦弱。眼睛很明,可没有什么表情,老是那么亮亮的似乎挺有精神,又似乎什么也没看见。他的神气很像风暴后的树,静静的立在阳光里,一点不敢再动。(第二十章)

祥子的命运经历了三起三落,与最初的祥子相比,生活的磨难,使祥子不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已生机不再。脸色不那么“红扑扑的了”,而是“发黄”;眼睛“没有什么表情”,可见心灵已经接近麻木。同样比作树,原来是一棵“有生气”的树,现在却是一棵“一点不敢再动”的树,可见他身体虚弱、精神疲惫到极点,生命的能量也已消耗殆尽。

3、被夏太太引诱后。

病过去之后,他几乎变成另一个人。身量还是那么高,可是那股正气没有了,肩头故意的往前松着些,搭拉着嘴,唇间叼着支烟卷。有时候也把半截烟放在耳朵上夹着,不为那个地方方便,而专为耍个飘儿。(第二十一章)

染了一身脏病,花掉十几块钱,病也没除根。祥子几乎变成另一个人。没了“正气”,曾经“多么宽,多么威严”的肩,现在“故意往前松着鞋”,曾经沉默抿着的嘴现在“搭拉着”,“叼着烟卷”,耳朵上夹着“半截烟”,“转为耍个飘儿”,你看,祥子的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身上的那股痞子气,让人看了多么难受,多么痛心!生活的经验把他变成了这个样子,怪社会?怪生活?怪他自己?都有吧。

4、得知小福子上吊自尽后。

脸不洗,牙不刷”......“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第二十三章)

唯一的希望破灭了,所以彻底堕落下去。昔日”体面的高等车夫”,而今变成“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昔日从兵营里逃出来,咬牙也要花两块钱把自己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的祥子,而今蓬头垢面,脏臭不堪。一个连自身形象一点都不顾的人,说明他的心已经死了。心都死了,臭皮囊还管它干嘛呢?

三、人生经历:三起三落

1.祥子的“一起一落”

主要情节:祥子拉车→攒钱买车→买上新车→连人带车被抓→祥子趁乱逃跑

(1)攒钱买车(一起)

内容概括:祥子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时便跑到城里。祥子干过各种体力活,最后决定拉车。他拼命拉车、省吃俭用,三年凑足了一百块钱,终于买了一辆新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性格:年轻力壮、积极向上、沉默寡言的一流车夫,没有一般车夫的恶习,有自己的目标

(2)被捉失车(一落)

内容概括:祥子为了多赚一些钱,和一个年轻光头冒险拉车去清华,结果在途中被十来个兵连人带车捉走。在一天夜里,他趁军营混乱逃了出来,临走时牵走了士兵们的三匹骆驼当作丢车的补偿。

性格:心存侥幸、以身犯险

2.祥子的“二起二落”

主要情节:祥子卖骆驼→大病一场→怒辞杨宅→被虎妞引诱→被孙侦探敲诈

(1)卖掉骆驼(二起)

内容概括:祥子想到可以卖掉骆驼再买一辆新车,瞬间精神了起来。他牵着骆驼走到一个村子,向一个养骆驼的老者要了碗水,并央求老者买下骆驼,最终老者以三十五块钱买下了祥子的三匹骆驼。

暗示了祥子具有和骆驼一样憨厚、坚忍、吃苦耐劳的精神

(2)绰号由来

内容概括:祥子在进城的途中病倒了,在海甸的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在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他醒来后就已经是“骆驼祥子”了。祥子病好后回到了人和车厂。祥子将剩下的三十块钱交给刘四爷保管,决定攒够了钱再买一辆车。

(3)怒辞杨宅

内容概括:祥子拉散座,因着急买车总是抢生意,赶时间不打理车子,大家和刘四爷对其不满。他盼望拉包月有固定收入。后来在杨宅拉上了包月,但每天除了拉车,还要帮忙干各种杂活,面对刻薄而粗野的杨家人和各种嘈杂的骂声,祥子十分痛苦。在一次受到侮辱后,祥子拿了四天的工钱后愤然离开。

祥子:吃苦耐劳、自尊好强、善良坚韧的外表下蕴藏着反抗的心。

(4)虎妞诱惑祥子

内容概括:离开杨宅,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虎妞看见了祥子,招呼祥子到自己屋里。虎妞的桌上摆着好酒好菜,祥子喝了几盅酒,迷迷糊糊之中在虎妞那儿睡了一夜。第二天醒来,祥子对自己和虎妞的关系十分烦恼,不知所措。祥子又到曹家拉上了包月,他想找虎妞要回存款,被虎妞挡了回去。

虎妞:虎头虎脑、大胆泼辣、有心计

(5)孙侦探敲诈(二落)

内容概括:祭灶那天,祥子拉着曹先生由西城回家,发现被侦探跟踪了。曹先生让祥子将自己拉到左先生家里去,并让祥子坐汽车回曹家报信。祥子刚回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原来这侦探是当年祥子被大兵拉走时的孙排长。在孙侦探的敲诈、逼迫下,祥子将自己的所有积蓄都给了他。

孙侦探:心狠手辣、狡诈

3.祥子的“三起三落”

主要情节:重回车厂→与虎妞结婚→再次买车→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卖车→走向堕落

(1)重回人和车厂

内容概括:曹先生一家逃离北平。祥子只好又回到人和车厂。祥子向刘四爷又赁了一辆车,刘四爷让祥子帮忙张罗寿宴的事,虎妞偷偷塞钱让祥子买寿桃寿面讨好刘四爷。虎妞也在刘四爷面前说祥子的好话。

刘四爷:是一个残忍霸道、自私自利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惜同女儿断绝关系,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

虎妞: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

(2)与虎妞结婚

内容概括:虎妞很快和祥子结了婚。婚后,祥子才知道虎妞没有怀孕,他从心里厌烦虎妞。虎妞盘算着将手里的四百来块钱花光后和祥子回车厂向父亲道歉,还让祥子过两天先去一趟。祥子不肯,执意要拉车,虎妞坚决不同意。

虎妞:粗俗市侩、心理有点变态

小福子:逆来顺受、为了养活父亲和弟弟牺牲自己

(3)祥子重新拉车

内容概括:虎妞好吃好喝养着祥子,还喜欢显摆自己的富裕。祥子开始出去拉车,却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如从前了。虎妞同意祥子去拉车。祥子发现人和车厂变了样,决定打听清楚再告诉虎妞。虎妞答应给祥子买车。

(4)祥子买车(三起)

内容概括:虎妞得知刘四爷卖掉车厂后十分慌乱,为祥子买下了同院二强子的车,祥子不喜欢这辆车。小福子被军官抛弃后回到了大杂院,被迫做了暗娼,虎妞将房间租借给小福子,并收取两毛钱的费用。

(5)虎妞难产而死

内容概括:小福子经常看望生病的祥子,虎妞因此与小福子闹翻。小福子给虎妞下跪,二人和好。虎妞因年龄大,缺乏运动又爱吃油腻的食物,最终难产而死。

虎妞:好逸恶劳

(6)卖车葬虎妞(三落)

内容概括:为给虎妞办丧事,祥子把车卖了。小福子想和祥子在一起,祥子表示等他混好了再来娶她。祥子在夏家拉上了包月,觉得夏太太像虎妞一样可怕。曹先生愿意帮助祥子和小福子,于是祥子去找小福子。

祥子:虎妞去世后,祥子逐渐堕落。遇到曹先生后又燃起了希望,但因为小福子的死,他的希望最终破灭。

(7)小福子之死

内容概括:祥子在街上偶遇老马,老马建议祥子去白房子找小福子,去后才得知,小福子已经上吊自尽了。祥子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完全堕落了,到处占便宜,甚至开始骗钱。

小福子:要强

祥子:自私、懒惰、麻木、堕落

(8)彻底堕落

内容概括:祥子为了六十块钱出卖了阮明,终于混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四、形象分析

1.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1)他有自己卑微的理想,于是从农村来到城市谋生。

(2)把买一辆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幻想着有了车就如同在乡间有了田地一样,能凭着自己的勤劳换取安稳的生活。

(3)善良淳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一贯的要强和奋斗,也是不安于卑贱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他对老马小马祖孙两代的关切,表现其善良正直。

(4)在与虎妞的不幸婚姻生活以及小福子的真挚感情中,都表现其对独立人格的真实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

2.性格有一定缺陷。

(1)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尽管怀着改善自己生活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才是解放自己的正确道路。

(2)他从来没有想到应该大家团结起来进行斗争,而仅仅是执拗地幻想凭借个人的要强和努力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

(3)他的人生理想是狭小的,斗争方式是错误的,这就决定其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步走向深渊。

(4)小说最后写祥子完全变了个人,变得懒惰、贪婪、麻木、缺德;打架、使坏、逛窑子等。真正成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5)这正是对祥子小生产者个人奋斗的思想、性格悲剧的深刻概括。

3.易考情节

苦干三年,用九十六块钱买了一辆车——勤快、吃苦耐劳、有自己的目标

新车被大兵抢走后,将卖掉骆驼的钱寄存在刘四爷处,继续攒钱计划买新车——不服输、有理想、有行动

面对杨太太的苛刻无礼,拿了四天的工钱后愤然离开——自尊心强、坚韧

摔伤曹先生后主动请辞,并提出不要工钱——自尊心强、有责任心

给难产而死的虎妞办丧事,把车子卖了——重情义、有责任心

小福子上吊自尽,希望破灭,完全堕落——麻木、潦倒、自暴自弃

五、人物前后对比

因为在烈日和暴风雨中拉车,祥子病倒了,在家养病时他想起了自己被虎妞欺骗成家,这条路上只有死亡,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到来,想到这,不由得有些颓废,什么也不想,就想静静躺着。

不久他又忍不下去,道路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在没死之前都是有希望的。忧愁和颓废此时不是祥子的主导情绪,对未来仍然抱有某些说不清楚的期许。

可是,自从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因不堪娼妓生活而上吊,尤其是小福子的死,让他彻底对理想失望,对社会失望,变成一个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鬼”,没有了人格,没有了灵魂。尤其是在拉车时表现与之前天壤之别。

1.对待车的态度不同。

尤其是他买了第一辆车,快跑怕碰伤了车,他只关心车,它是万能的天地。对车格外小心,因为车就是他获得生活资料的希望,没有车就没有希望,车堪比祥子的命。即使是租用别人的车,永远给人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永远不去胡碰乱撞。得知小福子上吊后,对车也不那么爱惜了。买车的心既已冷淡,对别人家的车就漠不关心。车只是辆车,人与车的关系不过如此。不故意损坏也不用心保护,偶尔磕伤一块,也不吵闹,只是赔五毛钱罢了。

2.对乘客的态度不同。

以前拉车,生怕把客人摔下来因为他认为他拉的是人命。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人都该死。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

3.对抢生意的态度不同。

从前他从不抢别人的买卖,特别对于那些老弱病残,自从第一辆车失去后,为第二辆车,开始抢别人的生意,但面对别人的骂声,他不回口,心里说:“要不是为买车,绝不能这么不要脸”,还有些悔恨,也毕竟是为买车,情有可原。现在,为一点钱财,中途甩客,抢别人的生意。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1%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xw/118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