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青春痘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312/8740651.html名著阅读《骆驼祥子》
今年安徽中考试题的一大突破是名著阅读的考查没有放在第一版块“语文积累与运用”之中,而是滑入到“阅读”版块。看似不经意的“滑落”,实则是出题者想借此有意提升名著阅读的地位。首先是分值由个位数提升到“22分”,前所未有;其次是既考查选段内容,又适当延伸至整本书内容,意义深远。步子好像迈得大了一些,但是走得比较稳。阅读部分第一大题节选了《骆驼祥子》的第一章文字,选段重点记述了祥子的身体素质配得上他的理想。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有农民特有的朴实与执着。如此“阳光”的选段,让考生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更有语言之上的一种审美和价值观: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答这样的题,得这样的分,是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度。这个名著阅读选段共有5道小题。第1题还原文中三处被“挖去”的词语,是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试题,难度不大。第2题“从选文看,祥子为什么决定要做车夫?”紧扣选文,从内容出发,寻找祥子做车夫的原因。只要认真读了选文,学生是能够从文本中找到“拉车能赚钱”和“祥子有拉车的资本”这两个答题点。这道题4分,按照“见分答题”的方法,学生也能预知答案至少有两点。第3题赏析句子,有两道小题,分别从描写方法与语言运用的角度设置考查点。第一小题的难度在于首先要知道描写方法有哪些,这要求学生一定要清楚描写方法分为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然后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再具体结合句子的描写内容明确描写方法。当然,考生只要抓住关键词“看着”“计划着”,再结合描写方法与句子内容就可解答该题。第二小题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考查。这道题的难度还是在于要知道“语言运用”的知识点有哪些,然后才能“学以致用”,具体句子具体分析,比上一小题的难度略大。“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这个句子的语言特色鲜明,有修辞手法、方言词、特殊句式在其中。出题者选取的考查点精准,选取的句子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富有张力。纵观《骆驼祥子》这本书,描写及语言的简洁、形象生动是主要特色。出题者虽然只是选取了两个句子,但是完全抓住了整本书的语言特色,可谓“以小见大”,妙!这时,我想起老舍的《怎样读小说》一文,文章这样写道:读小说,第一能教我们得到益处的,便是小说的文字。世界上虽然也有文字不甚好的伟大小说,但是一般的来说,好的小说大多数是有好文字的。所以,我们读小说时,不应只注意它的内容,也须学习它的文字:看它怎么以最少的文字,形容出复杂的心态物态来;看它怎样用最恰当的文字,把人情物状一下子形容出来,活生生的立在我们的眼前。况且一部小说中,又是有人有景有对话,千状万态,包罗万象,更是使我们心宽眼亮,多见多闻;假若我们细心去读的话,它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最丰富的模范文。反之,假若我们读到一部文字不甚好的小说,即使它有些内容,我们也就知道这部小说是不甚完美的,因为它有个文字拙劣的缺点。在我们读过一段描写人,或描写事物的文字以后,试把小说放在一边,而自己拟作一段,我们便得到很不小的好处,因为拿我们自己的拟作与原文一比,就看出来人家的是何等简洁有力,或委婉多姿。而且还可以看出来,人家之所以能体贴入微者,必是由真正的经验而来,并不是先写好了“人生于世”而后敷衍成章的。假若我们也要写好文章,我们便也应该去细心观察人生与事物,观察之后,加以揣摩,而后我们才能把其中的精采部分捉到,下笔如有神矣。闭着眼瞎想是写不出来东西的。读完老舍先生的这段文字,再看这两道赏析题,不得不佩服出题者知老舍,为考生出了一道意义深远的考题,小题不小,妙绝!第3题之后,出题者跳出选文,连续出了两道整本书阅读的题,以简答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从人名的书写到故事情节的梳理,难度明显提升。这两道题明确告诉考生:读名著就像走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马虎。既是明确告知,也是给名著阅读的教与学吹响了集结号、敲响了警钟。考生如果认真读了《骆驼祥子》,第4题也不难,而且分值很高,6分。这实际上就是个风向标,更是名著阅读教学这艘航母扬帆远航的压舱石,名著必须读,也必须要考查。这样的考查才是真正的名著阅读考查,真枪实弹。因为一千个读者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哈姆雷特,阅读也是在寻找自己;因为“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阅读是“却顾所来径”,鉴往知今。读完这道阅读题,再看我们的语文教学,浮想联翩。我们有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痛,名著阅读更甚。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阅读课是师生花费时间最多的课型,也是每次考试最能拉开分值的题型。初中的必读和自主阅读的名著篇目,真正读完的学生有几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书目较多,学生确实没有时间去读书,只能靠一些所谓的名著阅读速成题来应付考试;不要说学生,真正把这些名著读完的老师又有几位,势必名著阅读教学就会大打折扣,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只能是一次次唱“空城计”,最终草草收场;出题者也不敢动真格,只能围绕一些比较肤浅的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来出题,分值上不去,效果达不到。这个指挥棒不变,名著阅读只能是隔靴搔痒。何为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安徽省的这道名著阅读题,点了穴,打通了名著阅读长久以来的一个痛点,指明了未来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向。为这道题点赞!
图文编辑牧瑶
审核雪叶子
校对橘子红了
笛子玉君
牧瑶
祝好运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jj/9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