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脚踏乡土担责任学思力行以践知记ldq


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91886.html

走近千村观察助力乡村振兴

7月14日~19日,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材子‘乡”约寻迹未来”实践队

赴龙胜县马堤乡、伟江乡

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学史力行,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在实践中领悟

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

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

“材子‘乡’约寻迹未来”实践队暑期三下乡视频

体悟乡村文化,深入了解脱贫攻坚重大成果

在当地乡政府的协助下,实践队深入基层,了解精准扶贫的重要成效,并入户开展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就医疗保障、技术培训、住房补贴、教育政策等多方面进行了调研,总结有效做法,发现问题不足,提出解决思路。

实践队与马堤乡政府(左)、伟江乡政府(右)领导班子开展座谈会

图|实践队在各村入户调研

触摸乡村产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宏伟蓝图

实践队以伟江乡“乡村振兴示范点”新寨村为依托,深入新寨村特色农产品基地调研,体悟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村风貌,针对教育扶贫、红色产业发展等问题,结合自身专业进行思考,为乡村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方案,助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伟江。

详情请戳:千梨万树新村路,红色足迹在苗乡——材子“乡”约寻迹未来实践队赴龙胜县伟江乡调研

图|实践队在“乡村振兴示范点”新寨村调研

为见识最“真实”的乡村,实践队来到龙胜县最偏远的乡村产业“东升茶山”调研,就茶叶的采摘、制作、包装、销售等献策献力。马堤乡东升村阳叔叔家的40多亩茶叶种于湘桂交界处,海拔在米以上,从偏远的东升村往茶山走去,还需跋涉两个小时的山路,在阳叔叔眼里,这片茶山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关键——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图|实践队在东升茶山调研

追忆红色乡村,传承革命基因勇担时代责任

调研期间,实践队与村里老党员、扶贫干部,龙胜县老一辈志愿者们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龙胜各乡镇脱贫攻坚重大成果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详情请戳:青春之花植基层,志愿初心永不变——记“材子‘乡’约寻迹未来”实践队三下乡调研之西部计划志愿者专访

图|实践队慰问“在党50周年”老党员

为将党史学习落到实处,实践队来到马堤乡牛头村红军长征文化体验区,聆听红军长征经龙胜、过马堤的感人故事;重走长征路,切身体验“二万五千分之一”的长征艰辛之旅,传承革命精神。实践队表示:“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关键。”

详情请戳:从革命长征路到乡村振兴发展新征程——记“材子‘乡’约寻迹未来”实践队“重走长征路”暨马堤乡调研活动

图|实践队重走长征路

一张车票将我们从繁华的广州送往群山环绕的龙胜,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龙胜人民的勤劳淳朴,基层同志的倾力奉献;看到了龙胜脱贫攻坚成果显著,乡村振兴如火如荼。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实践队队员们的所感所得!

/定格/

摄影组的工作就像夏日的一阵微风温凉而爽朗,在大家感到疲惫之余,用相机记录着一切。

这里有阳叔叔看着自家猪崽和茶山时眼神里的自豪;有小朋友面对毫不吝啬的夸奖时眼神里的羞涩;有阳阿姨说‘有困难,我们必须去克服’时眼神里的笃定;

也有村民们热情待客时递给我们的油茶;有干部们说到脱贫时滔滔不绝的故事……

我们用镜头丈量了实践队走过的每一步山路,捕捉了被记录者们发自肺腑的每一个笑容。我们的每一次拍摄都洋溢着青年党员该有的青春活力——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奉献祖国。

——邱瑶

龙胜行·其一

材子寻乡迹,龙胜马堤行。

风雨长征路,雄势越山亭。

湘江烈士墓,赤子敬丹心。

楼阁空中览,苗乡共齐鸣。

龙胜行·其二

焱日攀高阳,东升海拔巅。

高山采茗雾,云雾隐茶仙。

龙胜行·其三

驱车新寨访乡亭,莲池农家邀新吟。

劝君常怀谈杜宇,山高遥寄伟江情。

——骆岐明

/红旅/

在调研的过程中,老党员蒙良仁爷爷让我感悟颇深,走进他家时就看到桌上摆着的《中国共产党简史》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当时爷爷在练习毛笔字,写着“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今年,蒙爷爷被授予了伟江乡建乡以来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谈到乡村振兴,爷爷认为政府提出的政策以及措施都做的很到位,他特别强调的就是村里的医疗,村子距离县城很远,希望村卫生院可以越建越好,给村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彭庆

调研时,我们采访了在党69年的老党员——李顺恩同志。李爷爷今年92岁的高龄,至今仍然记得他是在年10月1日加入党组织。李爷爷坚决贯彻党组织的决定,经常半夜起来开会,每天行走10公里为家乡修公路,这一修就是5年。他表示,作为党员,活一天就要活出一天的精彩;做一件事,只要对党和国家有用就一定是好的。

在与我们的交谈过程中,李爷爷告诫年轻人要个人服从组织、紧跟四个原则、永不叛党,要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干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梁栩桐

/倾听/

调研中我们采访了很多基层工作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学强师兄。曾师兄作为第一届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龙胜,问到为何来龙胜服务时,曾师兄回答:“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到去到一些困难的地方,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年轻时候做一些值得回忆的事情。”

曾师兄以心中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支撑,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依托,为基层的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为贫困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始终把困难群众的疾苦冷暖放在心里。曾师兄曾在山里跋涉一整天,只为将助学款送到学生家手中,他说:“这点助学款金额不大,但对这个家庭、这个孩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星淼

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彭伟师兄的采访,让我领略到了当代青年奉献社会,不怕苦难,扎根基层的优秀品质。彭伟师兄利用自己所学医学知识,服务于龙胜县江底乡卫生院。步行爬山、骑摩托车过山路、划竹筏渡河成为了他为乡亲们出诊治病主要的出行方式,在这12年多的时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龙胜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被大家称为“最美医生”,“大山健康的守护者”。

年彭伟师兄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他说道:“生锈是一种氧化,燃烧也是一种氧化,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燃烧自己的青春,照亮自己,温暖别人呢?”他的这种把他乡当故乡,翻山越岭,只为守护健康,为乡亲做实事,做到基层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刘伟

/观察/

在调研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辅导一位一年级小朋友功课。他写字很工整,但是好多字他还不会写,他就让我教他怎么写,然后模仿我的笔迹练习。可能就教了几个汉字吧,孩子的开心与满足溢于言表,我想这就是最诚挚心无杂念的求学信念吧。我问他想不想上大学,他问我大学好玩吗,我说:“好玩啊,但是得你自己去体验,要努力考上大学。”他回答:“好。”我跟他对视了一眼,他眼里是有光的,那一刻我很感动。感动于小孩子愿意求学,向往外面世界,也感动于自己这简单的辅导与交谈可能就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我相信他可以走出大山,为家乡带来变化。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

——褚航航

在调研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乡亲们对国家政策的夸赞,对扶贫干部的肯定。谈到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时,村民们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最大的改变还是观念的改变,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勤劳致富,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越来越好!”

交流中,村民结合村情村貌,对于正在全面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也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因为住房以木制房为主,村民们希望能够加大消防设施的投入;建立更多的娱乐、锻炼设施;加大对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等,这都是村民们对美丽乡村寄予的期盼,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井长友

/行动/

本次活动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走访东升村大寨组阳叔叔家,他家位于村子最偏地势最高的一处,我们下了大巴之后走上坡路也要半个多小时才到,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十分有家的味道,阳叔叔是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调研过程中,我们去了阳叔叔的茶山,从家到茶山还有两个小时的黄泥巴路,路途遥远崎岖给茶叶的采摘造成极大阻碍。在茶山上,阳叔叔为我们介绍了他的茶叶采摘、生产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和同学们总结了我们能做的:宣传推广:借助我们和学院学校的资源,帮阳叔叔的高山云雾茶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知晓;

包装销售:阳叔叔家的茶叶虽然好,但是没有名头且无包装,这在市场上肯定是不占优势的,我们利用自己的特长,给阳叔叔设计品牌,制作包装,为阳叔叔弥补这些劣势;

规划修路: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交通运输,因为上山的路况特别不好,甚至非常危险,因为此导致茶山的维护和管理成了很让人头疼的问题。

——李扬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贫困阻碍了乡村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加强人才引进,让有能力的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上助力,很多乡村的发展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我们要做的是把自己的理想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在服务国家,建设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胡建

心系乡村,行在田野

这个夏天

我们看到了乡村最真实的面貌

感受到了党的坚强领导

增强了青年一代的志气、骨气、底气

我们一直在行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ms/85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