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司马扎有言:“前朝冠带掩金谷,旧游花月经铜驼擘。”宋代邵雍有言“花深柳暗铜驼陌,风暖莺娇金谷堤”,唐代诗人刘希夷有诗云:“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代的司马樵也在诗中写道:“洛阳春水扬春柳,铜驼陌上桃花红。存在在唐宋诗人诗词里面的这个地方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铜驼暮雨。
“铜驼”一词来源于汉魏洛阳时的铜驼大街,铜驼大街是中国最早的都城轴线大街。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兴起,当时丝路起点为长安城,后来随着都城东移,丝绸之路的东起点得以延伸到洛阳,特别是隋唐之时,满载宝物的骆驼商队,从洛阳城悠然的穿过,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京杭大运河开通,高达3米的一对铜驼被放在洛阳东城“北市”附近的铜驼巷,周围的货运码头通过水路将江南和西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丝绸之路”。铜驼也就代表了当时洛阳的繁华。
“铜驼暮雨”指的是隋唐之时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犹如蒙蒙烟雨。而“铜驼暮雨”作为洛阳八大景之一的说法是到了明朝的时候才出现的。
它位于隋唐城的城东北隅,当时国际贸易市场叫“丰都市”一带。现在的瀍河回族区中州东路与西通巷交叉口南50米。唐宋时代,这里广植桃李,高楼瓦屋,红绿相映。每当阳春时节,桃花点点争艳,李花朵朵芬芳,柳丝袅袅风展,蝴蝶翩翩起舞,莺啼烟柳,燕剪碧波,游人结队而行,熙熙攘攘,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
年3月,在市二十四中家属院南院一处民宅废旧墙体内,曾发现“孔子西向问礼行车地”碑一块。原来,周敬王二年(公元前年),孔子通过鲁国旧贵族南宫敬叔的关系,获得鲁昭公的准许和一车二马的支持,千里迢迢来到洛阳,问礼于周“守藏史”老聃据了解,在今洛阳东关大街文庙旧址前,还保存有“孔子入周问礼”碑。此碑有碑楼,悬山式顶,两侧各一拱券门,中间镶嵌丰碑一通,上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碑首刻弧形两龙戏珠纹饰,并有篆文“重修文庙碑记”。
孔子入周问礼,可谓是道家鼻祖老子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首次会晤,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时光不居,时节如流!千百年后的今天,铜驼巷又再一次现身于人们的身边,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如今的铜驼巷归属于洛浦公园·历史文化园,是公园瀍河区域的一处招牌景点。
在洛阳水利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对公园的整体规划下,铜驼巷要重新拾起历史赋予它的意义。如今,它以昔日美景为蓝图,以仿古建筑群为依托,在铜驼陌旧址附近,洛阳人重建街区,取名“铜驼暮雨文化创意美食街区”力求再现诗意美景,为牡丹文化节来洛游客提供了解洛阳历史、感受洛阳文化的新去处。
洛阳老城街道纵横交错,交织如网,素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每条小巷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wh/1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