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

专访YoKID创始人苏德中做一家骆驼


老年食养食疗适宜于改善男子性功能的食 http://www.nuolanjianfei.com/cygn/cygn/39441.html

苏德中

亚布力青年论坛理事

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

YoKID优儿学堂创始人

苏德中希望他创立的YoKID能成为一家骆驼公司。

“骆驼”这个概念最初由全球风险投资人AlexLazarow在其新书中提出。

众所周知,骆驼是一种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动物,即使没有水,它们也能在贫瘠干旱的沙漠中长时间行进,但是一旦有水,它们喝水的速度可达10分钟升。

当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市场哀鸿遍野,当高速增长的泡沫被疫情吹散,创业公司们发现摆在眼前的正是一片无水的沙漠,而能熬过疫情、穿过这片沙漠的,只有骆驼。

与许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快速高增长的独角兽不同,骆驼公司把眼光放在长期发展上,只融自己需要的钱,专注于打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对创造的价值收费,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就具有可持续的单位经济效益。它们追求的是可持续和耐受力。

苏德中创办YoKID优儿学堂(后称“YoKID”)5年,做公司的逻辑正与骆驼公司发展理念相契合。

苏德中来自中国香港,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年,苏德中阔别原本优渥的工作机遇,回国创立专注儿童心理线上服务的“Winnovator幸福创客”。经过两年探索,苏德中选择入局婴幼儿托育行业。年12月,“YoKID优儿学堂”首家线下托育幼教学校在北京开业,主要面向0-6岁宝宝家庭提供保育日托(0-3岁)和早期教育服务(0-6岁)。目前,YoKID在北京、上海、深圳已有12家园区,其中8家在运营,还有4家正在建设筹备。

苏德中把目光瞄准高端市场,借用日托这个传统的外壳,把科学的幼儿成长教育以及他在剑桥大学研究的积极心理学、幸福科学、心智成长等理念融入其中,并具化到扎实的教育服务上,成为行业“搅局者”。

他把人才培养和标准化放在第一位,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极为严格的管理运营标准,开办YoKID未来大学,培训师资;死磕安全品控,在园区安装度全景监控器,实时连接至家长手机端;为避免服务标准和水平失控,他婉拒了一个又一个加盟请求;他融资,但并不盲目,更对完全依靠融资生存保持警惕,要求旗下所有园区两年内实现收支平衡;他在行业政策会议上积极发声,推动新政策落地,第一时间为旗下所有校区申请获得北京首批托育服务营业执照……

这种可持续的、长期的骆驼式发展模式让YoKID在疫情中获得了喘息之机。当不少同行机构因生源流失、获客断层、现金流断裂陷入危机时,YoKID得以基于前期积累,调整管理,蛰伏、等待开园。

1

蛰伏、自救

3月是苏德中最焦虑的时候。

此前,即使是在国内疫情最严重、市场信心极度缺乏的整个2月份,苏德中仍然有底气熬过疫情。

疫情暴发后,苏德中率领团队火速做出了一系列应对决策:开通线上育儿直播,将所有亲子课程转移线上,赋能家长;采购儿童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套装,通过园区物业送给附近小区有孩子的家长;免费为家长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牵头各幼教领先企业组织战略合作等。同时,主动与业主协商,尽量压低疫情期间租金成本。

尽管受到冲击,但YoKID在过去两年的经营、融资中尚有一些积累,面对疫情不至于措手不及。

但始料未及的是,在国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的时候,疫情却迅速蔓延全球。受疫情影响,3月9日,美股第一次熔断,接下来短短的8个交易日内又经历了3次,创下历史记录。这些历史罕见事件的真实发生,让原定海外入资计划受到影响,苏德中倍感魔幻的同时,对全球经济及疫后发展也深感担忧。

3月起,全国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但由于幼教行业的特殊性,各大城市迟迟没有明确幼儿园和幼教机构的开学时间,甚至有不少声音预估部分城市可能会推迟到今年暑假后。

而从今年1月22日宣布暂停营业至今,YoKID全国所有线下园区已经3个多月没有开业,预计年初开业的新园所至今无法招生,正在筹备装修的新址也被迫暂停。开学时间一拖再拖,复工遥遥无期。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生死大考,考的就是积淀和耐受力。

那段时间,苏德中每天与团队开会,辗转于股东、投资人、同行之间,寻找对策。

YoKID原机构股东及其背后个人投资者基于对YoKID和苏德中的信任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园区物业业主也以延长免租期、延付等形式提供租金上的帮助。公司内部,苏德中调整经营结构和员工薪资福利,但坚持不裁一人。他表示最感激的是团队一直以来的不离不弃,”我们的运营、人力、财务、教学、行政、市场的负责人,以及所有园长和老师,在艰难时刻不计较得失的付出,把敬业精神发挥到极致,才有这几个月來屹立不倒的成果。”

随着疫情控制得当,家长开始复工,市场托育需求逐渐紧迫,苏德中和他的团队也发现了机会,三月底率先推出上门托育服务模式。在经过1个月的筹备、试运营后,4月20日,YoKID正式官宣了这一消息。

试运营期间,近50个家庭接受了YoKID上门托育服务。苏德中还收到了一份在他看来无比珍贵的礼物——一位家长赠送的一封手写感谢信,信中再三对YoKID老师上门带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表示感谢。苏德中深受感动,甚少发朋友圈的他当天忍不住在晒了这封信,称“一切不容易都值得”。

上门托育服务模式为YoKID首创,但并非疫情期间临时“出炉”。此前,苏德中就一直有推行上门托育服务的想法,只是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它提前落了地。

苏德中看得很长远。在他的规划中,上门托育服务并不只是疫情下的临时自救,而是可以长期推行的理想商业模式。他认为,疫情必然会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即使疫情结束,上门托育的需求仍然会持续增长,而“中国幼托市场庞大,企业只要满足1%的需求,那就不得了了。”

他也坦言,如果没有过去两年在客户信任和口碑方面的沉淀,上门服务可能也无法顺利推行。

2

稳健的长期主义者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幼儿托育安全性问题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信任缺失成为行业痛点。

为此,自第一家线下门店开业起,YoKID就死磕安全托育和高质量标准服务。

年,YoKID大胆推出实时连接家长手机端的度校园监控系统。这在国内托育行业中很少见。

有教育机构工作人士称,视频监控对运营者和老师会产生极大压力,因此很多机构都不愿意使用。但苏德中很坚决。他相信,在信任缺失的行业生态下,透明化才能真正建立与家长间的信任,也是保障老师最彻底的方式。

师资被苏德中视为YoKID最核心的竞争力。年,苏德中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YoKID未来大学,建立标准体系,长期、持续培训师资。所有老师无论出处,入职后必须进入YoKID未来大学学习,毕业后方可上岗。

此外,YoKID坚持直营,拒绝加盟,避免因盲目扩张而导致服务标准和水平失控。尽管受疫情冲击,YoKID的日子并不好过,苏德中也没有放手。疫情期间,有学生家长找到园区园长,希望加盟,但被苏德中一一婉拒,“这时候乱拿钱会出问题。现在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

YoKID的客户不乏明星家长,市场领导地位及品牌价值高,苏德中直言,如果向二三线城市放开加盟,那过去两三年能赚不少钱。但这不是他想要的,“我们那么费力地去建立标准,培养团队,就是希望可以长时间沉淀下来,把这件事真正做好。”显然,相比获取即时回报,苏德中更愿意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

软银中国合伙人周晔(YoKID股东)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说,”教育公司最怕出事,但只要YoKID是苏博士来经营,我们就相信公司会越做越好。”

在经营上,与热衷烧钱扩张的创业者不同,苏德中也显得更加稳健。苏德中的父亲是一位香港商人,他从小耳濡目染,骨子里继承了老一辈香港企业家的稳健——信奉现金为王,进取之中不忘稳健,稳健之中不忘进取。

苏德中不盲目融资。YoKID成立至今,已完成数轮融资,获得近两亿元人民币融资额,股东不乏软银、融创、普思、知名企业家艾路明及知名演员黄晓明旗下的投资基金等著名机构。想获得这些机构的青睐不容易,尽职调查历时大半年,一轮接着一轮,但苏德中挺开心,“我不需要%的人认可我们,10%就足够了,而这10%是顶好的。”他找到的这“10%”,在他看来都是极具长远眼光且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投资机构。

他不喜欢烧钱的行为。对每一笔融资额,他都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验证商业模式,使之变现;进一步投入研发,提升服务;优化单店模式,提高效率;扩充线下托育幼教中心,实现连锁经营;跨城市拓展,实现规模化扩张……一步一步站稳了中国0-6岁日育行业领头企业地位。

关于融资,苏德中有自己的逻辑——公司发展需要靠融资助力,但不能靠融资来生存。所以他重视公司经营和自我造血能力。事实上,到疫情出现之前,YoKID已经实现自负盈亏,做到收支平衡。

只不过疫情“黑天鹅”的出现打乱了年原本的计划。此前,苏德中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多个城市开园。但现在,熬过疫情成为第一要务。

3

在坚持中等待“春天”

年初,北京市首次将托育服务纳入经营范围,2月底北京首张托育机构营业执照发出。这对于迟迟未能复工的幼教行业来说,不啻为一颗“信心丸”。

3月26日,YoKID旗下8家学校也获得北京首批托育服务营业牌照,成为北京唯一一家旗下所有校区全部获得营业执照的机构。

北京发放托育服务营业执照被苏德中视为是行业“里程碑式”的事件,这意味着3岁以下托育市场开始走向正规,同时传递出政府支持和推动行业发展的信号。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育儿观念的转变,高质量、专业科学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逐渐被许多家庭需要,尤其是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婴幼儿托育市场作为刚需进一步打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年至年出生人口总数为万人,也就是说,至年,中国3岁以下的婴幼儿群体超万名。市场预计,到年中国托育市场规模将突破两千亿元。

而与巨大需求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托育行业发展比欧美国家或者亚洲其他国家较晚,人才供给不足,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健全,市场机构缺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而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3%,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

从年开始,政府多次在相关政策中提及发展托育。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被业内称为开启“托育元年”标志性的政策文件。此后全国多地也随之跟进出台相关政策。业内人士称,国家和地方层面规范的陆续出台,对托育监管提出了新要求,也表明托育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资本也开始加速进入婴幼儿托育行业,多家头部机构获资本青睐,仅年投融资数量就超过5亿元人民币,其中YoKID占了十分一以上。

显然,托育行业是一片等待挖掘的新蓝海。相较于制造业、外贸等行业,苏德中也认为幼托行业已经比较“幸运”。虽然当下受到的冲击严重,但这是一个内需刚需行业,只要熬过疫情,幼托行业必然会迎来黄金发展期。

过去多天,苏德中担忧过、焦虑过,现在心态反而更平和了,“要做一个伟大的事业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积极应对,不可能等着谁来救你。所有被克服的挑战,它将成为你宝贵的资产。”

而他们当下正在做的,就是“像骆驼一样,在世界上最恶劣的生态中发展自己的可持续性和恢复力”,并期待开园的来临。

商务合作:15075732(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uotuoa.com/lozz/5192.html


当前时间: